
漫漫长夜,对失眠的人来说,是一种漫长的折磨。失眠除了影响工作、学习、日常生活外,还会带来焦虑抑郁,影响记忆力等。
面对失眠,有人尝试睡前喝牛奶、放松练习,有人选择吃安眠药、褪黑素,效果未必理想。
其实很多时候,失眠是由一些错误的睡眠观念和行为习惯造成的,例如认为每天必须睡足8小时,于是早早上床,躺在床上“努力”想要睡着;有的人习惯在床上看电视或滑手机,无法建立床与睡眠的连结。这些思想和行为因素才是无法摆脱失眠问题的主要原因。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从认知和行为两方面入手,可以帮助失眠的人纠正对睡眠的错误认知,改变行为和生活模式,从根本上提升睡眠质量。
什么是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顾名思义,包含两个方面:
认知治疗:识别和改善引起失眠的不合理信念;
行为治疗:用促进睡眠的行为代替令你失眠的行为。
除了能让失眠的人意识到自己的睡眠问题、帮助找到失眠原因外,还会具体教授一些有效的助眠方法,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改善睡眠,可谓是“治标又治本”。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如何?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已被研究证实,是目前治疗失眠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疗效持久。
临床研究证据显示,CBTI短期疗效与安眠药相当,长期疗效远优于药物,且没有副作用。
国内外研究均表明,CBTI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总时间,改善持续注意力。
因此,美国医学协会、美国睡眠研究会、欧洲睡眠研究会、中国睡眠研究会等均推荐睡眠认知行为疗法作为慢性失眠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法。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有哪些优点?
1. 可针对失眠的原因进行根本治疗或预防
2. 不会造成生理或心理的依赖
3. 没有副作用
4. 治疗结束后,复发率低
失眠认知行为治疗通常多久见效?
认知行为治疗不像服用安眠药那样,当日服用当日有效,它需要患者付出一些心力,努力实施相关的助眠行为和练习,效果通常在治疗2~4周后逐渐显现,并且因每个人的学习速度、执行力度、以及生理/心理调整的难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只要坚持下来,大多数人的睡眠都是能够得到改善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失眠认知行为治疗?
短期/长期失眠、服药/未服药者皆适合,长期失眠者尤其需要。
但是常规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需要频繁往返医院,费时费力,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线上、智能化的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产品。
本内容版权归好心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疾病诊断及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